招聘关系公司的未来发展,对于每一企业都至关重要。相对于拥有200-500人的大企业而言,小企业具有不确定性,每一次招聘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会产生更大的影响,具有更大的利益风险。所以,小企业的招聘必须确保招聘人员的质量——热情积极,参与性和主人翁精神,团队奉献意识。 关于招聘,很多企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:在招聘前期花很少的功夫,希望通过增加招聘次数来获得合意的人。但是,请不要忽略每一次招聘所给企业带来的成...
一家公司的成败,与员工的能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。如果你想找到并且留住最好的人才,你必须为他们提供他们所要的东西,而不是你觉得他们想要的东西。 如今很多创业者都已经认识到,除了薪资之外,还有很多东西是员工非常看中的。如果你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,员工就会感到更加快乐,并且会用更高的工作效率来回报你。 LinkedIn针对11813名非管理层员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,目的是想要知道员工在工作中...
我们发现,同样一个学校、一个班级,而且各方面情况相差不大的几十个同学中,找到工作的顺利与否会相差极大,其中的原因,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的求职方法和求职策略。 专家在《求职圣经》一书中介绍了五项最有效的求职方法: 创意求职法——成功率86% 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知识,向有兴趣的公司查询职位空缺情况前,设法拜会公司的决策人。实践表明,那些愈...
人物小传:小张 女 23岁 药学专业 本科 职业状态:某医药公司 销售顾问 年薪8万 案例背景: 毕业前3个月前,小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,除了半年的实习经历外,她没有任何工作经历。在之前的面试中,她发现好的公司都喜欢有工作经历的同学。为了吸引、打动用人单位,能在毕业前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,她决...
在很多人眼里,老板就是猫而自己就是一只老鼠。看到老板时,员工都会产生一种敬畏感和恐惧感,佩服老板决断的同时又害怕被炒鱿鱼,有时候是敢怒不敢言,只敢在心中暗叫不爽。所以对于上司,很多人困惑该如何与之相处。最佳东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篇经典案例,一起来分析分析与上司相处之“道”吧! 经典案例:50多岁的简女士是一家小饭店的老板,作为一个在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的成...
跳槽,在职场人士看来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了,但跳槽过程中的学问,对跳槽者而言,还是显得有点陌生。作为实践经验的丰富的帝王资深职业顾问,在这里有必要给职场跳槽人士一个提醒:跳槽的学问你知多少? 职业案例: Steven,在一家从事销售医疗器械的公司工作。在这家原先规模不大的公司任职的8年中,公司迅速成长成熟,位于同行业企业中比较领先的位置。...
正是招聘好时节,求职的小伙伴除了勤奋地奔跑在招聘会外,网络招聘、微信求职、手机软件也要密切关注。在微信的朋友圈,偶尔能刷到一些“高帅富”的工作岗位,比如某企业招仪器销售工程师,年薪可达到20万元。如今,80后、90后成为找工作的主体,这一代人也特别喜欢通过网络找工作。佛山企业也乐于“尝鲜”,把朋友圈玩成了猎头公司,网络化招聘趋势日渐明显。那么,哪些企业爱网招?网招成功率...
1、先网上撒网、后钓人才市场。 2、去人才市场最有效、薪水、休假安排、专业技术要求……都有明码标价。而网上很多公司是给自己公司打广告的、连薪水都不写。去了人才市场你才能明白自己值多少钱。都传言每年二三月和九十月是招聘高峰期、但我在11月的在职期间也能收到好几个公司面试电话。可我已经没登陆过那些求职网站了、状态也是‘在职’。我们公司12月初还在招人。 3、网上一天至少投2...
写求职信的过程就是一场修行:我们绞尽脑汁、搜肠刮肚地斟酌每一个措辞,但是那些费尽心思写出来的,自以为妙语连珠、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信件却一次次石沉大海、杳无音讯。我们焦头烂额、心急如焚,内心已化成无数个咆哮帝在呐喊:“录用我吧!拜托!”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求职信写得如此失败呢?俗话说,与其花样百出不如投其所好,一家世界500强的前人力资源高管莉兹·莱恩(Liz Ryan)就建议我们不要再做无用功,不要浪费...
1、标题 有十几个人Email的标题是“应聘”,或者类似的字样。这样的简历让我不知道该转给谁。我们同时招聘好几个职位,每个职位由不同的人负责。公司的内部流程是所有的求职信都发给统一的邮箱,然后根据申请的不同部门发给相应的负责人。 在求职者比较少的情况下,我会耐心打开邮件,从他的简历里揣测他可能要申请的部门。求职者比较多的时候,直接就把这样的邮件删掉了。 类似的题目还包括“求职”、“应...